达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已委托西南交通大学承担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周边市政道路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
为充分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社会各界对该工厂建设的意见,更好地做好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要求,现对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周边市政道路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第二次公告,向公众公开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并征求公众意见。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1)项目名称: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周边市政道路二期工程
(2)建设地址:本项目位于达州市通川区莲花湖片区
(3)项目概要:项目总投资5380万元。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周边市政道路二期工程项目包含1条市政道路:西侧道路起于(莲花湖片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道路A段起点交叉口,止于(莲花湖片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火车东站北侧东西向道路起点交叉口,长约0.86km。道路红线宽度18m。建设内容包含道路、桥梁、给水、照明、排水等配套附属设施等工程。
二、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
本项目区域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建设要求。
三、污染治理措施
(1)施工期
施工期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污废水、扬尘、建筑施工噪声、固体废物、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加强施工期的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期对沿线居民等敏感点的影响。
①噪声污染源分析
拟建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根据收集的资料,施工机械主要有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装卸机、压路机、拌和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等。
环保措施: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对施工噪声的管制条例,施工场地场界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控制施工期噪声的影响;在经过居民区等敏感点时,施工要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在夜间(22:00~06:00)和中午(12:00~14:00)不得使用产生高噪声的施工机械;根据需要采取如调整或限制工作时间,改变运输路线,搭建临时声屏障等噪声防治措施。
②生态污染源分析
路基填挖使沿线的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从而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裸露的地面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水土流失,进而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局部水文条件和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环保措施:工程施工期,应重视对沿线两侧自然林木的保护,工程施工期应加强对施工人群的教育管理,严禁打鸟、猎鸟或猎杀其他野生动物的行为;不得进行高噪声设备施工等措施。
③大气污染源分析
拟建项目在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施工车辆、动力机械燃油时排放少量的SO2、NO2、CO、烃类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也将有所影响。
环保措施:本工程施工期应有防止施工扬尘的工程措施和管理规章制度,切实有效地控制城市扬尘污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人口稠密的施工地段,应制作一定的警示标志和栅栏;对车斗上建筑材料洒水或覆盖保护;各施工场地应随时洒水防止扬尘,必要时在其周围搭盖简易围墙,以减少扬尘的污染影响;施工、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应按规定冲洗车辆设施,进行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沙尘土带出工地等措施。
④水污染源分析
拟建项目施工期污废水主要有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生产废水包括土石方填筑和机械维修油污水、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等,主要含SS、石油类等。施工期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洗涤、粪便污水等,主要含CODCr、BOD5等。
环保措施:施工开挖应尽量避开雨水期,同时对施工场地内堆放的多余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进行必要的遮盖,避免被雨水冲刷;在施工时应严格施工管理,科学安排施工程序,做到文明施工,严禁将施工时开挖的土石方随便堆放;施工机械、汽车等冲洗和保养应做到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同时要防止油料的泄漏,避免对地表水体造成影响;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日常生活废水租用当地既有污水收集设施收集处理。同时,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严格控制生活污水量,防止乱倒生活污水。
⑤固废污染源分析
拟建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建筑废模板、建筑材料下脚料、包装袋、废旧设备以及碎砂石、砖、混凝土等。
环保措施:碎砂石、砖、混凝土等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填埋洼地用,不用的部分要统一装运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填埋。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在施工场地设置垃圾箱,分类收集,并应及时清运到垃圾处理场处理。建设过程中经调配后多余的土石方应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
(2)运营期
拟建项目在运营期对沿线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交通噪声、汽车尾气污染生态环境、水污染、固体废物、社会影响等方面。
①噪声污染源分析
道路在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是路面行驶的机动车。
环保措施:可设置限速、禁鸣标志,加强道路管理、定期进行路面维护和保养等。
②大气污染源分析
营运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道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排放出的汽车尾气, 尾气中主要含有CO、NOx等。
环保措施:运营期严格进行车检。运载容易产生扬尘物品的车辆,必须对其运载货物进行覆盖保护,以免对周围的大气环境产成扬尘污染。路面应及时保洁、清扫、洒水,尽量减少车辆通过时产生的扬尘。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加强道路两侧绿化,种植能有效吸收CO、NO2等污染气体的树木,提高空气质量。
③水污染源分析
道路营运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路面径流,污染物主要有石油类、CODCr等。
环保措施:加强对道路货物运输的管理;严格监控,防止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危险品溢出、泄漏等事故,保护好地表水体。
④固废污染源分析
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道路沿线过往行人产生的垃圾以及道路养护、维修产生的土头或其它废旧材料。
环保措施:加强对道路的管理,定时对路面进行保洁、养护,清理过往车辆遗弃的各种固体废物。
⑥社会影响分析
主要是存在危险品运输污染风险,运营后因交通噪声和环境空气污染等引起的沿线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的影响。
环保措施:项目投入营运后,建设单位和道路管理部门应在一些人们穿行较频繁的地方加装防护栏、设置警示标志,以提醒驾驶员降低车速,减少交通事故。
四、联系方法
公众可采取发送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对工程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发表意见的同时请提供详细的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在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项目的规划单位、设计单位和政府环保部门反应。
五、联系方式
1、建设方:达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联系人:张先生
联系电话:0818 2361051
2、环评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联系人:刘先生
联系电话02887601173
本次公示时间为:自本公示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2015年11月9日-201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