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6月,三里坪人文生态区b线道路硬化工程抓紧实施;8月,升华广场商圈入驻商家接连开业……近年来,达川区抢抓城市发展黄金机遇期,紧紧围绕建成“达州中心城市核心极和川东北经济强区”的发展定位,奋力推进“一核两副三片区多极支撑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战略、改革开放创新促进战略”三大战略,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实现“城镇兴区”目标;截至目前,达川主城区建成面积17.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3万人,城镇化率每年以1.8%以上的速度增加,努力向达州市中心城市核心极迈进。 城市规划不断完善 达川区先后编制了达州市南城中心组团控规、三里坪人文生态区控规、小河嘴片区控规、达川商贸物流园区控规、翠屏山片区控规、河市物流园区控规以及达川工业园区总规控规、石板百节连片区域总体规划、亭子新城控规。目前正着手编制翠屏山金南大道以南片区和百节空港片区控规。城市规划区控规基本达到全覆盖,城市“一核两副”的规划体系基本形成:“一核”即达州市南城中心组团11平方公里、三里坪人文生态区2.88平方公里、小河嘴片区6.5平方公里、达川商贸物流园区2.74平方公里、翠屏山片区3.29平方公里、河市物流园区25.8平方公里;“两副”:亭子新城20平方公里、达川工业园区35平方公里。 新区建设加快提质 加快城市新区拓展,达川区主城区“六大组团”建设顺利推进,基本建成了达川商贸物流园区,相继启动了三里坪人文生态区、翠屏山片区二期、小河嘴片区、河市物流园区以及达川工业园区和亭子新城等6个新区的组团开发建设。在重点道路工程方面,着力加快构建“四纵三横一带”城市道路网络。今年以来,主要推进了ⅰ号南北干道南延线道路一期工程,ⅱ、ⅲ号南北干道连接支路工程,ⅲ号南北干道南延线道路工程,西环路汽车站至火车南站道路工程,达州市环线主干道穿越南北北延线道路一期工程以及雷音铺桥梁、金南大道的前期方案设计工作;启动了翠屏山片区部分基础设施工程、小河嘴片区南北纵向主干道道路工程以及南北5座桥梁的前期工作。 住房保障体系完善 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全区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完善。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建成廉租住房1202套、公共租赁住房234套、经济适用房210套、限价商品房13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872户、684万元,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1336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427户。正计划分步骤启动锦州国际华都片区、省建十五公司片区、川煤六处片区、杨柳五期片区、三里坪二期片区、高速路出口仰天湾片区等6个片区的城市棚户区改造。 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近年来,达川区主要抓了城市微型广场、人行立交桥以及雨污水管网的改造建设,完成了财政国土楼综合广场主体工程,完成了滨水公园、汉兴广场、财政国土楼综合广场、通达西路广场等重点绿化工程的方案设计;新梳理了4处零散公共绿地,正做绿化设计;推进了翠屏街道办事处片区的雨污水管网改造。 同时,达川区深入实施“五治”工程,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全区大力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和土石方施工管理,城区在建工地基本实现标化施工;认真落实城区乱搭乱建治理、建筑外立面专项整治、城市广告专项治理、洗车场专项整治等工作,拆除违法违规户外广告27000平方米,强制拆除违章建构筑物12起、1900平方米,限期整改、关闭违规洗车场21家。加快完善市政、环卫、园林等公用设施建设,升级改造公厕10座,新增保洁面积10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完成三里坪滨水公园、通达西路广场、财政国土楼综合广场、西环广场、汉兴广场园林景观设计;不断完善城区小街小巷综合整治,疏通城市下水管网75000米,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成效。 到2017年,达川区将基本形成“主城市——城市副中心——区域中心镇——重点镇——一般镇(乡)——中心村”多点多极支撑的城镇梯度发展体系,主城区建成面积28平方公里,两个副中心(亭子新城、达川工业园区)分别建成5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申报成功并建成2个国家级重点镇、3个省级试点小城镇和6个市级重点镇;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7%,城镇人口达到54万人;以现代工业、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镇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城镇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95%,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杨辉特约记者朱成林)
达川区向中心城市核心极迈进
时间:2015-09-23 11:53:41
来源:
阅读: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