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首页 >党建工作
“好方法”在巴渠大地生根发芽
时间:2012-02-28 14:27:24 来源: 阅读:
  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在长期乡镇一线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即乡镇党委“三二工作法”,对于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乡镇党委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要求在全国、全省学习推广。
  
  2011年,我市按照“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推动‘三农’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总体要求,以“深入学习文建明,真情服务老百姓”为主题,扎实推进乡镇党委建设的“好方法”在巴渠大地生根发芽。
  
  抓学习重示范,全面推进“科学化”
  
  学习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共发放工作手册、明白卡300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3500余幅,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的意义、内容、要求,形成了学习推广的良好氛围。
  
  在学习推广中,我市将文建明的“三二工作法”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学会统揽全局的“教科书”,对照梳理现行工作制度,切实完善乡镇科学管理、服务群众的运行机制。在抓点示范、培育典型,整体推进、全面覆盖上下功夫,集中打造了一批示范效应好,辐射能力大,带动作用强,各具特色的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先进典型和基层党建精品,目前已强力打造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样板乡镇78个,使其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社会效应,带动全市314个乡镇(街道)全面覆盖,创新提升。
  
  抓实践重创新,学创结合“本土化”
  
  我市各地在认真学习文建明“三二工作法”精髓的基础上,联系基层实际,创新工作载体,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内涵发展,实现了“文建明工作法”的尽快“本土化”。
  
  在学习推广中,万源市以项目式管理、工程式推进、台账式监督的“三式”管理模式提升乡镇科学化运行水平;大竹县抓住乡镇“人、财、物、权”发展要素,深度激发乡镇活力;宣汉县土主乡全面推行“流动党委会”制度,现场解决村道公路建设、村级班子配备、村级阵地建设等重大事项;通川区西外镇实行“一书两卡三监督”制度,促进了乡镇工作服务便民化、工作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达县创新办法成功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2万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7%以上。
  
  在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中,各地还与创先争优、城乡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等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推广实效。宣汉县把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与“五民工程”和“百村转化、千村争先”活动相结合,56个后进村得到明显转化,双河镇方斗村等90个“春风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万源市花楼乡用李林森精神、文建明方法引领推动山区发展,通过积极的下访和调研,因地制宜地研究各村发展情况,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协调资金项目,今年以来,为各村协调各类农业项目8个,争取资金800余万元,极大地促进了乡村发展。
  
  抓成效重机制,强镇富民“长效化”
  
  各地积极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着力健全乡镇科学管理、服务群众运行机制,使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得以制度化和长效化。通川区、渠县结合干部作风整顿深化学习推广工作,推行一线了解民情、一线解决问题、一线为民办事“一线工作法”,有效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大竹县月华乡以推行“小承诺、办大事”制度为牵引,扎实开展“双学双诺”活动,全乡党支部和党员共作出实事承诺2300余件,亮诺率达100%。渠县积极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全县1000余名机关干部深入灾区与受灾群众结对帮扶,把学习推广工作融入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之中。达县开展“共建幸福家园”万名干部暖冬大行动,广大干部职工帮助受灾群众办实事7.3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