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8813620--2021-0019 分 类: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责任部门: 发文日期: 2021-07-27 16:19:25
标 题: 关于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103号提案 办理情况(B)的函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103号提案 办理情况(B)的函

达市住建函〔2021〕441号

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103号提案

办理情况(B)的函

常荣委员:

您在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视传承乡村民居文化记忆的建议》(第103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工作,调查登记了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代表性的古建筑110处,特别发现了一批具有典型的川东北特色民居,建立了市、县级传统村落名录,编制了传统村落档案,申报中国传统村落10个、省级传统村落31个、市级传统村落16个。并多方筹措资金共计6825万元,对全市国家级传统村落和省级传统村落进行了修缮保护、配套设施建设及周边环境整治。其中,对中国传统村落及省级传统村落金石镇金山村张家大院,通川区投入300万元进行编制专项规划并修缮加固;对中国传统村落石桥镇鲁家坪村,达川区投入325万元进行编制专项规划、牌坊修缮、展览馆维修和街道环境整治

等;对中国传统村落及省级传统村落童家镇童家村江家老宅大竹县投入300万元进行编制专项规划并修缮保护;对中国传统村落及省级传统村落庙安乡龙潭村、马渡关镇百丈村,宣汉县投入1300万元进行编制专项规划,并加强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对三板乡神山村、三汇镇重石村、贵福镇寺垭村、青神乡平碾村,渠县投入4600万元进行编制专项规划,并保护开发传统古院落、古建筑、周围环境风貌打造等。

同时,我市针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保护修缮经费不足、保护意识普遍缺乏等问题,在全省范围内第一个颁布实施了《达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条例》,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二、下步工作重点

(一)强化特色引领,传承达州地方文化。达州目前保存的传统村落主要有穿木结构、砖混结构、土坯结构、土石结构四种建筑形态,以穿木结构居多。呈现出民居文化、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三大特点。下一步,我局将明确要求,对保存相对较好的各类村落或建筑形态必须予以保留,将旧房改造与保护传承相结合,杜绝“一刀切”的错误做法。如通川区碑庙镇石笋村通过维修加固将成院落的土坯房全部保留,打造成农耕文化博物馆,实物再现生产农具、生活用具、知青生活用品、脱贫攻坚创业成果等,很具乡土文化、历史文化气息。

(二)实施测绘建档,深化完善保护规划。以保护规划为引领,引导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我们将根据省级工作要求,逐步开展我市国家级传统村落测绘建档行动,利用两年时间编制完成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图册,包括基本档案(含影像档案)、保护图则、测绘档案和修缮方案四部分内容,形成历史建筑保护图册成果。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保护利用规划的约束作用,现行规划中明确的重点保护资源、范围、内容等不得随意缩减。同时,我们将按照《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相关要求,积极做好传统村落内有关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申报工作。逐级认定,逐级申报,分级保护,巩固以前申报成果、力争在以后年度国家、省、市级传统村落申报中有新的突破,使传统村落中的各项内容能够得到完整的系统的保护。

(三)加大资金争取,构建多元投资格局。根据当前全市实际需要,我局将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加大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申报工作,通过纳入国家级或省级名录获得更多上级补助资金,并督促县(市、区)政府依法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文物保护等专项资金安排,加大保护力度。指导各地保护工作实施主体积极开拓市场化投融资渠道,创新历史文化保护建设投入方式。鼓励各地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按照有计划、分批次推动有保护价值和开发价值的民居向乡村旅游民宿转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把乡村民居文化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四)培育新兴业态,探索多元利用模式。我市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持续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指导各地积极利用乡村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特色农产品、静谧山水环境、淳朴民风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创意农业、养生养老等产业,以“生态 ”“互联网 ”等多元化方式,促进实现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鼓励引导传统村落培育特色旅游业态和旅游品牌,彰显地脉文脉,加强宣传推广,形成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开展传统村落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发掘历史遗存、民间习俗、名人典故、传统技艺与工艺等特色资源,串联具有培育潜力的村落,形成传统村落游赏推荐线路,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出更多叫得响的“后备箱商品”和“伴手礼礼品”。

(五)强化日常管理,活化村落人文传统。主要突出“四抓”,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有序推进。一是抓规划编制,对已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按照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强的要求编制保护开发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制定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传统文化保护和村域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引领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二是抓安全管理,通过“村规民约”加大传统民居使用人或产权人的保护意识,落实各乡镇属地管理责任,对传统村落现状保护开展定期巡查,增添完善消防器材、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建立健全管理细则,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管理。三是抓修缮维护,用好各级各类型专项补助资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完善交通、水电及通讯等村落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不断修缮,修旧如初,确保传统村落自然生态,风貌依旧。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住建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1年7月10日

(联系人:村镇科,向阳,0818-2143781,18008186607)

抄送:市委目标绩效办、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协人资环委,市文化体育旅游局。